拔尖人才“树形网” 织成聚才“大森林”——山西运城加强农村实用拔尖人才队伍建设

2016-02-02 14:20:39   来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   评论:0 点击:

[摘要]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,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。建设农业现代化,实用拔尖人才是关键,广大农民群众是主体。。。

    365滚球投注讯  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,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。建设农业现代化,实用拔尖人才是关键,广大农民群众是主体。按照这一思路,山西运城市委充分整合农村实用拔尖人才资源,连续在全市选拔表彰四批220名农村实用拔尖人才,统筹龙头企业、专家协会、产业项目、家庭农场、农民群众等多种要素,编织了三张上下互动、左右联动、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农村实用拔尖人才“树形网”,形成了建设农村实用拔尖人才集聚“大森林”的良好态势,收到了较好效果。
  
  帮扶领军人才壮“树根”
  
  根深才能枝繁、枝繁才能叶茂。建立“树形网”的基础,首先是育好三棵树根:即企业管好、协会办好、产业建好,这样,农村实用拔尖人才才有根所依、有树可培。对此,市委人才办协调各涉农部门,多方帮扶领军人才壮树根。
  
  帮扶领军人才建龙头企业。运城市万荣县结合全县的产业结构特点,引导和扶持拔尖人才、专业技术人员领办农业龙头企业。2008年,协调县财政局和畜牧局整合畜牧资金,扶持贾村乡拔尖人才吴学文,创建了集饲料加工、繁殖培育、疫病防治、畜禽服务为一体的兴农畜禽养殖有限公司。近年来,先后扶持引进了烟叶深加工企业、双季槐深加工企业、荣博科技有限公司和三益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等规模农业龙头企业15家。
  
  帮扶领军人才建产业协会。依托全市530余个特色种养殖小区,先后扶持拔尖人才李春藻、张贯中、张丽萍等成立了苹果、药材、大枣等1300余家专业合作社。
  
  帮扶领军人才攻产业项目。市委人才办统筹各职能部门的扶持项目,对项目资金整合规划、集中使用,按照“一个项目配一个领军人物、一批拔尖人才”的模式,实行“资金+项目+人才”的捆绑式发展策略。近年来,先后确立了有机农业发展项目,项目由高级农艺师李春藻领办;确立了有机种养殖发展项目等一批富有前景的农业生产项目。仅2015年,全市共落实土地项目确权工作经费2.46亿元,其中:中央财政4750万,省级财政4416万,市级财政5000万,县级财政10440万。
  
  借助产业平台养“树枝”
  
  要让农村实用拔尖人才围绕树根发展,发挥树枝作用,必须让他们有事可干、有业可创、有钱可挣。这就必须以树根为基,用活市场理念,搞活经营模式。为此,市委人才办积极引导三棵“树根”,采取三种方式养“树枝”。
  
  “承包返聘养”。即依托龙头企业,运用土地流转的办法,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承包回来,返聘实用人才统一经营。据统计,全市2015年承包合同648521份,承包地块739921份,承包档案662707份,建立台账309084份。该市万荣县清峰烟叶种植有限公司实行“公司+农户+职业烟农”的经营模式,一次性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2000亩,同时在当地返聘30名懂技术、会管理的职业烟农种植烟叶,仅此一项,年创收600万元,平均每名职业烟农的年收入也在5万元左右,比以前各自种植的效益增长20个百分点。
  
  “合作入股养”。依托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,采取股份制的形式,农民以土地为股金进行入股,获得的利润年终进行分红。2015年全市新增农民新增专业合作社721个,累计达10851个,其中,种植业6308个,养殖业1409个,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购买494个,技术信息服务215个,农产品销售146个,其它行业304个。万荣县贾村乡红艳果蔬专业合作社选择果树管理精、优质果率高的农户,以果树进行入股。2012年苹果生产收入达700万元,户均6万余元,取得了技术推广和果农增收的双丰收。
  
  “自主联营养”。按照“产业集聚、资源共享”的原则,各县市区、各乡镇、各村根据各自的产业特点,联合产业致富能手和农户,进行集团化经营、抱团式发展,在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的同时,又促进了实用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升。目前,全市已形成230余个产业联合体。
  
  “家庭农场养”。全市共发展934家,经营面积8、34万亩,其中,种植业731个,畜牧业180个种养结合22个,渔业类1个。通过示范家庭农场评定工作,培育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个,市级示范型家庭26个。
  
  发挥带动作用育“树叶”
  
  通过“树形网”,实现对农村实用拔尖人才的有效管理,最终是要发挥农村实用拔尖人才的作用,辐射带动育“树叶”。基于这一理念,市委人才办组织三棵树根、树干经常性开展“三个一”行动,从而形成以树养枝、以枝育叶的拔尖人才管、育、用自我循环的模式。
  
  “一团”,即组建专家服务团。组织农业、林业、畜牧、果业、水利、农机等方面的拔尖人才组成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,深入农村,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活动。近年来,服务团先后深入全市1396个行政村进行了巡回宣讲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,受益群众达510万余人次。
  
  “一课”,即村村开设农业技术课。在专家服务团开展活动的同时,依托培训基地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,定期组织聘请农业领域的专家根据农时进行讲课,使农民群众的农业技术理论和实践得到了高度结合。
  
  “一结对”,即开展结对帮育活动。开展了“一帮一”“一带十”结对帮扶活动,每位拔尖人才每年联系一个村(学校、卫生院或企业),定期开展信息帮扶和技术帮扶活动;拔尖人才每年帮带十名技术骨干(农户、乡村教师或医生、特困企业),教技术、指路子,将他们培养成实用人才。近年来,有1200余名拔尖人才参与了结对帮育活动,培训群众达50万余人次,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。
  
  2015年全市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8125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40元,增长率居全省第二。
最新新闻
经济动态
创业新闻
商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