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大戏、抖空竹,市民们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,给早春增添了一丝暖意和几分色彩。
博望镇柳树底村木偶剧据说最早起源于清朝。现任剧团团长李树芳的舅爷是赵河镇越调剧团演员,后拜淅川县木偶艺人赵老三为师,学成后回家乡办起了木偶剧团。受其影响,李树芳与堂哥李延俊都爱上了演艺行当。
起初,柳树底木偶剧团走街串乡,以演出古装剧为主,上世纪70年代也排演过样板戏《红灯记》、《红色娘子军》等。改革开放以后,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农民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强烈。市、县、镇文化部门领导多次到李树芳家里,鼓励她发挥专长,传承木偶艺术。李树芳通过广泛游说,招募十里八乡的演艺人员,使剧团不断发展壮大,演艺水平也不断提高。
柳树底木偶剧团演出一般在农闲季节,以春节前后最为活跃。近年来,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,农民的闲暇时间多了,剧团成员除了干农活外,把主要精力投到木偶演艺上。他们经常奔走于博望、赵河、柳河、广阳等乡镇演出,深受中老年人喜爱,逢年过节,也多次应邀到南召、社旗等县演出。
农闲时,他们就邀请村里的文化人撰写了几个宣传党的富民政策、讴歌农村新人新事新风尚的节目,与演员们一起,一天到晚排练。李树芳说:“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农民送来了福音,俺要通过唱戏把党的政策宣传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