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雁传书,记忆深处的一纸墨香

2013-09-22 19:39:53   来源:南阳晚报   评论:0 点击:

[摘要]    鸿雁传书,承载着相互间的温情   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,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,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。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,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、托诸邮驿时,礼仪依然不可或缺,字里行

  

  鸿雁传书,承载着相互间的温情
  
 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,以“自谦而敬人”为原则,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。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,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、托诸邮驿时,礼仪依然不可或缺,字里行间,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然可见,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,彬彬有礼,从而形成了富于中国特色的书信文化。
  
  传统书信的减少、邮筒被人遗忘……虽然现在通信手段很发达,但人们很难从冷冰冰的显示器屏幕或者被“克隆”了千百遍的短信中,感受到亲人、朋友的生活气息,更不能从中捕捉到那些曾经引起共鸣的点点滴滴。正如老李说的,“书信所具有的那种真切、细腻的感觉是其它联络方式不能替代的。”
  
  写信是一种乐趣,收信更是一种享受!如果你愿意,你可以拿起笔和信纸,给你关心的亲人和朋友写一封信表达问候,重温纸上传情的幸福和美妙,或是把它当成美好的回忆封存在心里,就已经足够。③2
  
  传统书信,留在记忆中的墨香
  
  30岁的小苏是位老师,她很喜欢用信向别人倾诉心情,更喜欢收到信时慢慢回味的感动。但要做的事情很多,大部分时候时间不允许。
  
  “写信还得追溯到高中时代,那时电话还不普及,书信是我们交往的唯一渠道。班上的同学都流行交笔友,用各式各样漂亮的信纸,还对邮票的贴法、信件的折法颇有研究……”小苏回忆道,每天课后,有同学会去传达室收取信件,等他一进教室,就会有同学问“有我的信没”,收到信的同学喜形于色,没收到信的情绪低落。那种期盼现在很怀念。
  
  还有一些人认为,“见字如见人”。退休干部老李又翻出了他的宝贝箱子,里面装着30多封信,那是儿子在外读书时寄的家书。那时,几乎每个星期儿子都会给家里寄封信,说说学校的趣事,问问家里的情况。盼信、收信、回信,日子在期待中变得美妙。如今,儿子常年在外,孙子偶尔会寄封打印的信。老李说,做父母的宁愿看到孩子们不甚工整的字,也不愿看电脑打印后中规中矩的字、没了个性的字。打开信封,闻着那淡淡的墨香,一封信翻看数遍,字里行间,流露的都是温情。
  
  打印件多了,手写书信越来越少
  
  王登阳是市邮政局仲景收投站站长。“十年前,随便打开一个邮包,90%都是私人信件。今天,这个数字被大大地改写了。”用王登阳的话说,“有10%就不错了”。
  
  仲景收投站现在每个月收近三万件邮件,这对投递员而言是“邮包沉了、重了”。而增重的部分,主要是商业信函、商品目录、印刷广告及对账单。“你看,这里大部分都是电脑打印的。每100封信函中最多10封手写信。”王登阳敞开一个邮包说。
  
  干了14年的投递,他曾经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。在他眼里,从前投递信件虽然麻烦,但似乎更有趣。“那时候,私人信件多,特别是学生写的信,信封上常常还有留言,‘邮递员叔叔辛苦了!’‘祝您新春快乐!希望我的信能平安抵达!’等等。”
  
  电话、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,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直接而简便,一有事情,人们很自然地拿起话筒、点击鼠标,提笔写信的人越来越少。“街上的邮筒,一个月只能收五六封信。”王登阳现在也很少写信,“电话方便,写信太慢!”
  
  “亲爱的爸爸妈妈:你们好吗?……”上世纪90年代,歌手李春波的《一封家书》牵动了多少游子的心。离家在外的人儿纷纷拿出纸和笔,或给父母寄去问候,或给好友寄去祝福……曾几何时,书信是人们寄托情感、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。
  
  随着电话、手机、互联网的普及,打电话、发短信、写电子邮件成为人们主要的联系方式,而昔日作为情感依托、记录历史变更的书信,如今却已渐行渐远。熙熙攘攘的大街上,孤独的邮筒似乎也证实了这一传统信息交流方式的没落。
  
  
最新新闻
经济动态
创业新闻
商务平台